看了昨天眾醫家如此形容「狗肉」,你一定會想知道明代聖醫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怎麼說狗肉吧?
『本草綱目→獸部→狗
【釋名】
犬、地羊。
【氣味】
肉:鹹、酸、溫、無毒。狗膽:平、苦、有小毒。
【主治】
肉:
一、大補元氣,用黃狗一「個」,取肉煮熟,搗爛如泥,連汁拌糯米三斗,加曲,如常法釀成酒,每日清晨空心飲適量。此酒名「戊戌酒」。
二、肺結核症﹝蒸潮熱﹞用黃童子狗一合,去皮毛腸肚,連同外腎於砂鍋内用酒醋八分,水二升,地骨皮一斤,前胡、黄芪、肉苁蓉各四兩,同煮一日,去藥,再煮一夜,去骨,再煮肉如泥。濾入當歸末四兩,蓮肉、蒼术末各一斤,厚朴、桔皮末十兩,甘草末八兩。一起搗至極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直至七十丸,空心服,鹽酒送下。此方名「戊戌丸」。
三、脾胃虛冷,腹滿刺痛。用肥狗肉半斤以水和鹽豉煮粥常吃。
四、浮腫屎澀。用肥狗肉五斤,熱蒸,空心吃。
狗膽:
一、眼來澀癢。用狗膽汁點眼。
二、肝虛目暗。用白狗一具、螢火蟲十四枚,陰乾為末,點眼。
三、耳出膿。用狗膽一具、枯礬一錢,調勻,棉裡塞耳内。三、四次後即愈。
四、反胃吐食。用五靈脂末、黄狗膽汁,調成丸子,如龍眼大。每服一丸,好酒半碗化服。不過三服,即可見效。
五、痞塊疳積。用五靈脂﹝炒至煙盡﹞、阿魏﹝去砂,研細﹞等分,以黄雄狗膽汁調成丸子,如黍米大。每空心時以口津咽服三十丸。忌食羊肉、醋、麵。
六、赤白痢。用冬季取得的狗膽一百枚,每枚以黑豆充滿,加少許麝香。每服一枚,赤痢用甘草湯送下,白痢以乾姜湯送下。』
也就因為先人強調狗肉、狗膽的療效,中國人才強化了吃狗肉的正當性。還好現在醫學發達,若中國人真如李時珍所說:『「赤白痢」用冬季取得的狗膽「一百枚」……』那麼,中國很快就要開始「保育」狗了吧?此外,〈本草綱目→獸部→狗〉裡,我並沒有看到狗肉「安五臟,輕身益氣,益腎補胃。暖腰膝,壯氣力,補五勞七傷,補血脈」,不知道李時珍是否真的說過?
什麼狗都可以吃嗎?不見得!「很多人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提到:『狗類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長喙善獵;吠犬,短喙善守;食犬,體肥供饌。凡本草所用,皆食犬也。』﹝譯:狗的種類有很多,用途有三種:田犬,嘴長又善於田獵;吠犬,嘴短但善於守衛;食犬,體型肥胖可供人食用。所有「本草」提到的犬,都是食犬。﹞由此看來,古代中國人,吃狗還有原則哩!善獵善守的不吃,肥胖無用的才吃﹝還好我不是狗﹞。那麼,現代中國人呢?沒錯!他們真的「無所不吃」。
不過,我不認為『狗類甚多,其用有三:田犬,長喙善獵;吠犬,短喙善守;食犬,體肥供饌。凡本草所用,皆食犬也。』是李時珍說的。首先,中國醫書裡書名含「本草」的不知凡幾,諸如《本草備要》、《昌珠本草》、《開寶本草》、《新修本草》、《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神農本草經》、;其次,《本草綱目》簡稱是《綱目》;再來,《本草綱目》之所以叫「綱目」,就是因為它「以綱統目」,分門別類,每物列舉「正名、釋名、氣味、主治」,脈絡清清楚楚,不會節外生枝。所以,我不認為李時珍會有多餘的時間跟空間,去解釋他說的「狗肉」是指「食犬」。
- Jan 24 Mon 2005 00:51
中國狗,真可憐!﹝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