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七節課(原本有人找我代第八節,但我因為第三節開始就得用手壓著喉嚨用麥克風講話才不會岔音,所以婉拒了),放學後我在寫教案,辜狗到某校某師針對盆地地形「教學方法與策略」寫的東西突然怒火中燒。
「透過盆地POWERPOINT將教學使用到的影像實例,一一展示進行教學,以充分達成對地形的認知與探討社會領域的技能兩大類的教學目標。並以『紙黏土製作模型』和『童詩創作』作為統整教學,讓學生抒發對盆地的感情,以期學生能對於盆地有完整的概念活動。」
盆地,顧名思義就是四周高,中間低,剖面圖畫起來就像臉盆一樣,只要用粉筆在黑板畫一下,學生多半能理解。如今好像要用教案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表示老師有在思考,才有不一樣的教學方式。
不但要用紙黏土製作模型,還要創作童詩,如此才能「讓學生抒發對盆地的感情」……哇哩咧我真的很難體會人可以對盆地產生什麼樣的感情?後面那句「以期學生能對於盆地有完整的概念活動」更
讓我覺得不知所云,所以看了非常火大!
下星期有個攜手計畫的訪視,據說有80%的戲份落在我身上,但是我可愛的學生們連學習單80%的問題都看不懂……
社會科一星期有三堂課,一次段考的進度是地理、歷史、公民各兩課,差不多六星期一次段考,平均下來我一星期得結束一課,如果我得花上一整節帶學生完成學習單,勢必就壓縮我教學的時間。
我們有最厚的備課用書(三大本)和最少的節數,如果你一星期給我五堂課我絕對很樂意用多元的方法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可是說真的,不管老師功力到哪,真的要把東西變成自己的,還是要看學生有沒有心。設計一些教案只是讓人家看我們好像教得很有那麼一回事而已(能力指標什麼鬼的),至於學生學到了什麼,有人在乎嗎?
- Nov 06 Tue 2012 08:15
寫教案還真是種折磨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